怎么寻找厚厚的雪和长长的坡? | 东哥笔记

作者 | 李成东

东哥笔记123期:

东哥新商业思维20讲里有个经营理念叫:滚雪球效应。

滚雪球效应,是说一旦你获得某种起始的优势,雪球会越滚越大,优势越来越明显。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是,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事情是你要找到很深的雪,很长的雪道,这样的话。有了很长的坡,才能够迅速揽业务。

巴菲特说这个话,最核心领域是复利的逻辑,对我们创业公司来讲不着急着把公司做大,重要的是你的赛道可以,然后慢慢扎下来,总有机会越做越大。

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当年朱棣造反三年,四处奔波挣扎对抗朝廷围剿。智囊姚广孝建议朱棣直捣黄龙,疾趋京师,京师应天空虚,建文帝亡!创业也是如此,一定要从最容易的地方切入。单点突破,想法要简单,先满足用户核心痛点需求。

战略在市场不同时期的反馈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未充分竞争市场,做什么都是机会都是对的,在恶性竞争市场,公司应该谨慎选择扩张!

01

专注滚自己的雪球

做零售和消费品品牌,不仅能做得很长久,也能做的很大。有人是不是认为做零售特别low,不高大上,做高科技特别牛?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国家的首富都是做消费品和零售的,中国首富是农夫山泉的老板。做零售做消费品一点都不low。

这些公司有什么特点?聚焦下来很简单,就是持续专注核心业务,成为所在细分市场绝对领导地位的品牌。聚焦之后还做什么事情?并购。中国公司投资并购氛围不好,看到一个竞争对手品牌起来了,巨头不是想收购你,它喜欢成立一个事业部来模仿和打压你。如果已经是巨头,其实收购是长期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安全的策略。

我记得十几年前,苏宁张近东讲京东的问题,那时候京东还很小,北京一年营业额已经几十个亿,如果那时候苏宁收购京东,是不是更安全一点?早些年腾讯投京东也是一样的,腾讯嫌京东太贵了,自己也做不起来,想办法收购易讯网打京东。结果越打京东越大,你越打对方实力越强。

世界500强它的增长是比较平庸的,随着经济发展起伏波动。我发现很多企业不管经济周期好还是不好,行业好与不好,明年目标直接设立30%增长。除非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这种整体往上涨的,如果经济不好,要把速度降下来,你逆着来一定很惨。创始人缺乏长期主义的战略。

巴菲特讲一句话,寻找厚厚的雪和长长的坡,以滚雪球的方式来提升自身财富。大家选好行业,慢慢来,不要太着急。

02 企业发展 “快与慢”,应对之道

快与慢,应对之法。我帮助很多企业用这一招,特别管用,很简单很有效。

独角兽之死,很多互联网商业模式为什么不成立,就是跑的速度太快了,脱离了商业常识。绿皮火车跑80公里不会翻车,你让绿皮火车跑300公里肯定翻车。产品和模式不太差,如果他死了,一定是跑太快了,没有别的原因,超过他的驾驭能力了,违反了商业常识。

你告诉我怎么决定快与慢?现在大部分思路是,基于去年增长多少倍,今年调预期就可以了。第一取决于行业,快的行业不能慢,这个行业,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特别快,你慢就死了。这是企业基配的速度,快的行业不能慢,拼多多不能慢,它是流量的问题,快的行业要快,慢的行业要慢。

第二个要看自己是否具备快的能力,团队、资金是否具备实力。很多企业不评估,所以容易翻车。因为你容错率低,不会每一步都在你计划范围内的。

第三个看对手。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会把对手放在优先级的位置,尤其是我们中国创业者太爱学习了,觉得谁都是你的对手,没必要。我们叫马拉松策略,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叫遥遥领先,打着望远镜看不到后面的公司,就不用考虑对手情况,你就认为哪个重要做哪个。亚马逊从来不看对手,物流、供应链、信息化都很重要,一个一个做完了就是遥遥领先的。

第二种情况是相对领先。领先一点点,但是有潜在威胁的第二梯队,这个时候要适当加节奏拖垮对手。这在互联网很常见,就是投流,把获客成本拉高就领先。我原来参与的公司,用这一招那一年把广告费加了10倍,把对手拖垮了。放弃利润,让对手难过一点,因为上市公司还是苛求利润。

第三种情况是相对落后。你要跟随领先者,不要带节奏。把自己的短板补好,慢慢补,等待机会超越。

第四种情况是远远落后,看不到第一第二名,就不要看了,就做自己业务为主。

第四个是看政策。有些有政策风险的,你要慢一点,像金融行业,蚂蚁金服跑太快了,腾讯财付通跑的慢。你要区分你所在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还是低风险行业。这是很重要的维度,制定你的节奏快和慢,是高调还是低调。

我讲过一个案例,大家知道社区团购赛道里很多公司死了,我问他,今年这个赛道里还有公司活着吗?他说还有,过一个亿就有三家公司。一个是大庆的一家公司,一年做了一个亿;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一年大几个亿还赚钱。六七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聊,它们特别想融资,但聊下来,我发现它们干自己的就可以了,因为团队太弱了,规模太小了,做差异化还有生存下去的机会。所以即便是大家认为在大平台高强度竞争的,寸草不生的行业,也有活下来的企业。不是说不可能跟大公司竞争就放弃,如果很早采取措施,至少活下来是没问题的。做几十个亿,赚钱也是没问题的。如果你非要跟大公司去拼,最后就烧没了,创始人还要连带负债。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马拉松参赛者,最重要的不是第一个冲过终点,而是最终能够冲过终点就可以了。不要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

03

看待竞争:同向为竞,相向为争

其实“竞”和“争”不是一回事,同向为竞,相向为争,这两个事情是有很大区别。

比如跑步,大家都是为了到达一个目的地看谁跑得快,你不是为了把对方绊倒,这是“同向为竞”。

但相向为争,“争”还有两种:一种是拳击竞争,一种是足球竞争。就算是竞争我们也偏向于足球式竞争,目的是把球踢进球框里。而为了把球踢进门框里,为得分,这过程需要过人、铲球、假动作等,这些都可以理解,但目的是把球踢进门框。

拳击竞争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他的胜利就意味着你把对方打倒,打倒对方是整个竞争目的本身。

回顾业务本身,做的品类越多不是增加了成功的机会,而是加大了失败的风险,战线太长不仅要分散资源,也会失去聚焦,迷失了自己的核心用户需求!扩品需谨慎,是机会更多是陷阱。你有驾驭能力吗?就好比追女朋友,追一个肯定比同时脚踏三只船的成功概率要大一些。

04

聚焦才能燃烧

印尼第26富曾国奎言:“经营的生意务必专业、深谋远虑,只做跟自己擅长和熟悉的相关产业。人的精力有限,用有限的精力专注做一件事,才能获得最终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领域里做到最好、最强。

小时候玩过放大镜,在这里不是说要放大人的优点或者缺点,而是要说放大镜把平行的光聚焦在一点,然后点燃。任何一个人一家公司一个国家把分散的精力和资源聚焦于一点,就会产生惊人的力量!目前阶段,除了少数电商能做全产业链的,大部分电商应该分工聚焦于自己所擅长的。

公司的几个服务原则,1.独立性,以创业者利益最大化角度提供服务;2.专业性,只服务自己能服务的项目,专注于电商(大消费)领域。

05 自我造血

作为创业者,绝大多数情况是拿不到风险资本的,也就是只能靠业务本身利滚利的方式发展。大家选择了风险资本,则是希望借助外力,缩短发展的时间。甚至对外部资本的依赖,往往超过了自我造血能力。所以一旦融资不顺利,自我造血能力又跟不上,很容易打乱发展节奏。

先想着怎么赚钱活着,不要想着融资后怎么活着!如果一开始就赚不了钱的生意,想必融资后也是活不长的。

电商品牌,三个关键词:“选择”、“聚焦”、“节奏”

1.选择比做要,在细分市场里找蓝海,避开强势传统品牌领地;

2.聚焦比资源重要,一掌没有一拳有力,如果是发力在一根针上,可击穿一切,少则是多;

3.节奏比规模重要,节奏失控是诸多阶段性成功品牌走向衰落的核心原因。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