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标准升级,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会议指出,推进标准升级对于更好满足群众需要、助力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分征求企业、消费者等相关方面意见,坚持急用先行,成熟一项及时出台一项。要强化监督检查,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标准落实落地。

市场有句话,叫做“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为什么标准比品牌、产品还要重要,难道标准不是围绕品牌和产品而制定吗?把为品牌和产品服务的标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

恰恰是这个看似不太起眼、且有点抽象的“标准”,决定了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产品能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产品能不能成为品牌,从而享受品牌带来的效益和荣誉,与标准是密不可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四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国家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地区范围内统一的要求,制定地方标准;对在企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制定企业标准,但企业标准不得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这就不难看出,标准在各个层面都是有要求的,也是有具体规定的。关键就在于,对待标准的认识和态度。很多人认为,只要不低于国家标准,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显然,这是“小富即满”思维。要想把产品做得更好、让产品变成品牌、把地方品牌变成全国品牌、把中国品牌变成国际品牌,只有国家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标准是基于各类水平的企业而制定的,要让大多数企业都能执行,不会把标准定得很高。而对于一家要把产品做成品牌、特别是中国品牌、国际品牌的企业来说,标准自然要远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质。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进标准升级,就是为了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准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因为,我们的很多产品标准,都是很早以前制定的,要求很低,不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把标准升级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首先,改革标准管理体制,撤销现行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知道,按照目前的标准管理体制,既有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市场监管总局又有标准技术管理司和标准创新管理司等内设机构,明显是职能重复、工作重叠的。因此,应当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从行政管理体制中剥离,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协会,成为第三方机构,负责标准计划编制、评定、编号、发布和管理,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由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各行业则成立标准化管理分会,负责本行业标准制定的计划编制、评定、审批、编号、发布和管理,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协会备案。地方标准的相关工作,则依据地方实际,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请上级标准管理协会提供帮助。企业标准的制定,完全由企业负责。

其二,建立标准制定专家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必须从专家库中随意抽取,加上相关企业代表,共同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而不是由现行的国家标准委确定。否则,会把标准制定变成一种权力,而不是责任。标准制定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让真正有资格、有资历、有专业资本的人担任专家,让真正优秀的企业委派代表参加。

第三,建立标准制定牵头企业动态调整机制,让真正优秀的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不能按照关系、按照企业性质、按照企业大小来确定标准制定牵头企业,而要从产品技术水准、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品牌培育前景等方面,明确标准制定牵头企业,且必须动态调整,达不到要求的,立即退出标准牵头和参与资格。

第四,升级标准管理水平,提升标准评价层次和档次。有些标准,看似很高,实则很低;有些标准,看似很低,实则很高。关键就在于,与国际同类产品的比较。要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升标准的管理水平。将标准提升到较高层次和档次,以此来倒逼企业不断地升级产品、升级标准、升级品质、升级质量,最终成为优秀品牌。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