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与大城市,该如何选择

   大城市和小县城,该如何抉择?

   大部分的小镇做题家,没有关系,家底又薄,多数都选择了去大城市继续刷题,去博一个逆天改命的可能,虽卷但赚钱机会够多。

   小部分的回归老家,医师公等行业为首选,车房消费不高,几乎无贷款压力,混在县城,小钱有小钱的用法,日子也足够滋润。

   其实无论在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县城,只要抓住了核心资产,基本都不会太差。

   就前些年来说,一线城市的核心资产无外乎是房产。能在房价大涨前入手的,吃到地产红利的这批“北上广深漂”们,基本都能实现原始财富积累,登上上升电梯。以前快速上涨的房价,帮这部分抓住机遇的人实现资产的大幅增值。

   但现在想要复刻这种奇迹,就难了,普通人想要依靠投资一线核心地产实现财富快速上升的传统路径已经非常狭窄了。

   一方面是高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是一线城市房价也进入调整阶段,房价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落幕,高位接盘的风险增加,哪怕一线房产更保值,但只要上了高杠杆的,价格稍微闪一下腰,都是亏损。

   相比之下不那么保值的N线房产,总价本就不高,就算跌幅更高,实际损失也可能没有那么大。

   另外现在我们的1000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型城市已经有8个,其中有四大城市人口规模已经超2000万,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也有14个。上面实际已经在限制和控制超大特大城市的规模,城市常住人口过于庞大后,不管是对公共设施的需求,还是日常生活的运转,都是极大的负担,比如拥挤的交通,以及较长的通勤时间。

   超大城市“瘦身”,比如退出一些高耗能且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发展高端产业,因此在劳动力的需求上,也是在缩减的。同时现在上面也鼓励高精尖产业往中西部迁移,发展城市群,形成区域经济。目前我们拥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四大城市群。

   就拿离我们最近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看,现在又划分了一小时、两小时经济圈,包含了多个市区,覆盖范围广,交通连接性强,这种不在一线,在周边也不错。

   互联网时代,现在很多县城生活,其实都能与城里生活“无缝对接”,最大的差距可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

   但在房地产调控后,现在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其实是在减弱的,反倒各地省会城市对周边的虹吸在加强。

   目前一线外的城市也许存量和底蕴还不足,但机会确实是越来越多了,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只要能抓住一两个契机,也许就改写人生轨迹。

   年轻人是该去大城市闯荡,还是在小县城里耕耘,是个问题。但哪里是驿站,哪里是归宿,因人而异,最终人都要为自己的认知和选择买单。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