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响

全球视野,价值视角。

IP属地:未知
    • 深响深响
      ·27分钟前

      大模型加速商业化背后,是商汤的长线投入和集中爆发

      ©️深响原创 · 作者|何理 大模型这把火,烧了一年多。目前,各界对AI热情依旧,但也多了些理性。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家越来越关心大模型的商业化问题,甚至还因此引发过理想主义和务实主义的争论。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公司既追求大模型技术理想,同时兼备又快又稳的商业化步伐? 商汤就属于这类公司。在近期的发布会上,商汤推出了新升级的大模型体系——日日新5.0。在主流客观评测上,日日新5.0达到或超越了GPT-4 Turbo版本;同时,商汤发布了行业首个“云、端、边”全栈大模型产品矩阵,并请来金山办公、海通证券、小爱同学等头部客户站台,介绍合作成果。 结合公司此前的财报数据(2023年,商汤生成式AI业务收入达12亿元,同比增长200%)来看,商汤大模型的商业化已经进入快车道。理解商汤的商业化进展,其实就是在理解大模型热潮将涌向何方。 系统理解商汤的商业化进展 一年多时间,在诸多厂商的探索中,大模型商业化的逻辑越来越清晰。公司要走通大模型商业化路径,需要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大模型本身能力的出众、落地不同场景的能力和灵活贴合不同客户需求的能力。 大模型本身的能力 在行业“百模大战”的背景下,大模型已经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是否出色、各方面能力是否扎实的问题。只有表现可靠的大模型,才能得到客户和用户的青睐。 根据发布会的信息,日日新5.0主要聚集增强了知识、数学、推理及代码能力——文科方面,日日新5.0的创意写作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总结能力均大幅提升;理科方面的数理能力、代码能力及推理能力也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此外,商汤多模态大模型的图文感知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多模态能力也落地到产品层面,相关产品支持长图解析、文生图以及跨文档知识抽取及总结问答展示。 商汤多模态大模型在多模态大模型权威综合基准测试MMBench和多个知名多模态榜单取得领先成绩 图源:商汤 发布会
      10评论
      举报
      大模型加速商业化背后,是商汤的长线投入和集中爆发
    • 深响深响
      ·04-29

      打赢价格战的四个关键思路

      ©️深响原创 · 作者|肖卓 零售、快递、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放眼望去,各个行业都在打价格战。这个“谁打谁难受”的玩法,真的有意义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过程很痛苦,但回顾各行业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价格战往往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能塑造新的行业格局,也会让更有效率的商业模式脱颖而出。 沃尔玛靠“天天低价”崛起,直到今天仍靠性价比能力稳坐龙头。Costco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会员制之上,而会员看中的正是Costco的价格竞争力;手机厂商和家电厂商在一轮轮价格战中“卷”出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让手机和家电实现国产替代和价格亲民化;当年从网约车大战、团购大战中胜出的滴滴和美团,至今仍是各自领域的龙头。 相比控诉价格战,更要紧的问题是“找到能打赢价格战”的方法。我们回顾了零售、互联网、制造等和大众息息相关的行业的发展,试图从曾经的赢家身上提炼经验,从今天的企业动作中看到共性。 以下是打赢价格战的四个关键思路。 改造供应链、优化成本模型 对于那些产业链复杂、商业模型要素多元的行业来说,改造供应链、优化成本模型可以让公司从价格竞争中另辟蹊径。 改造供应链的做法可以是直采直销、直连产业带,或者重组销售链路。它们的共同点是简化中间环节,将释放出来的利润空间让利消费者。优化成本模型则是因势利导,找到可压缩的成本环节(如门店租金、仓储物流等)。 以沃尔玛和Costco为例,在采购上,沃尔玛和Costco都通过直采省去经销环节;在租金环节,沃尔玛早年的崛起靠的就是绕开高租金地段,集中在租金低、交通集中的美国农村郊区开店,装修上也以简洁低调为主。Costco同样偏好选址在郊区,同时倾向于拥有商场的土地和建筑双重所有权,以此减少租金成本。 图源:沃尔玛官网 仓储物流方面,沃尔玛早年就和供应商建立了数据共享关系,供应商第一时间了解沃尔玛的销售和存货情况,及时安排生产运输以降低成本;C
      370评论
      举报
      打赢价格战的四个关键思路
    • 深响深响
      ·04-29

      故事、人物、生命力:《春色寄情人》有何不同?

      ©️深响原创 · 作者|祖杨 爱情,人类从古到今的永恒命题。爱情剧,影视业绝对的主流品类。 这几年,爱情现实主义题材井喷,跌宕起伏的情节一个接一个,各种类型的男女主搭配也被拍了个遍。但逐渐地,爱情剧的创新陷入“套路”,观众出现审美疲劳——要么是“工业糖精”;要么是不同垂类设定与爱情主题混合,但不伦不类;要么则是刻意创新,企图用偏激博眼球。 难怪都说爱情剧难拍,既怕达不到甜点虐点,又怕用力过度。 最近,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破27000,创萤火单元剧集热度值最高纪录的《春色寄情人》(以下简称《春色》)让人眼前一亮。乍一看,这似乎又是一部有甜有虐的爱情剧,但剧情的娓娓道来与人物鲜明的弧光,让这部作品不同于普通的爱情剧。它把人生的自我、爱情中的彼此和真实的生活与社会融合在了环环相扣的细节中,平衡了爱情剧的甜度虐度和生活与社会的议题深度,成为了一众爱情剧中格外独特的存在。 娓娓道来的故事,自然丰厚的情感 《春色》的故事主线并不复杂,性格桀骜的陈麦冬在生活遭遇变故后成为遗体整容师,他的高中同学庄洁因车祸致残,孤身在大城市打拼成为职场精英。一个四肢健全但心灵孤独,一个身体缺陷但勇敢坚强,二人在不断拉扯中逐渐互相理解与尊重,以爱治愈彼此。 其实双向救赎的爱情故事很多,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爱情的常态,而《春色》之所以给人独特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它做到了以下三个关键点: 第一,采用小情节叙事手法,娓娓道来地推进,大量细节伏脉千里,也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两人多年后的“见面”,眼神态度动作,信息量巨大。庄洁通过陈麦冬头上的疤痕,一眼认出了他是她的高中同学。而这个时候有一个关键性的“闪回”:高中时的陈麦冬背着庄洁,她在背上注意到了这个疤痕,并记在心里。这样一个“疤痕”细节,便把我们带入了主角的呼吸中,让观众自己“脑补”背景信息——他和她一定有故事。 这样“闪回”式的高中时代穿插
      323评论
      举报
      故事、人物、生命力:《春色寄情人》有何不同?
    • 深响深响
      ·04-26

      技术如何变革营销业?这三个趋势你需要知道|对话百度营销

      ©️深响原创 · 访谈|亚澜 作者|吕玥 这是一个“理科生的时代”。 在技术的驱动下,自动化投放、智能化出价、个性化推荐,精准化触达等等都已成为了各大平台的基础能力项。随着AI大模型的爆发,技术在营销中进一步大展拳脚,从代替人力、简化系统到提效全覆盖,行业像是等来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之手”。 这也是一个“文科生的时代”。 当技术不断进步,营销平台为行业补齐技术能力,并且把技术的进步融合到商业产品中,这时候的营销人只需要理解技术工具的用法,便可以减少种种复杂的“堆基建”“无用功”,营销的钟摆又重新回到了创意与策略上。 传统的广告营销已建立起一套成熟且复杂的体系,但技术却在不断展现其创造性和变革力。变与不变之间,技术究竟会为行业带来多大的变化?目前又在改变着什么?未来又将走得多深?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与百度商业策略产品负责人余昌远展开了一次讨论。 底层重构,生成式AI大突破 提及技术,诸如AI、大数据、大模型、算法、机器学习等专业名词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人深感科技进步之迅猛,但又始终难以理解基础原理和底层应用逻辑。 事实上,当下广告技术可以按照非AI和AI两个模块来划分。比如对于预算、广告库存的动态规划,就是较为传统的管理优化问题,非AI技术应用即可完成。而在业内,基本上所有和机器学习、模型相关的,都属于是AI技术应用的范畴。 从上述中你会发现:AI并不是这几年才突然降临。由于生成式AI的火热,可能有很多人是将其直接等同于AI整体。但其实,此前数字广告已经在普遍使用决策式AI,来分析用户行为、兴趣偏好等数据,制定更精准的广告投放策略,做广告效果预测等等。余昌远也提到,过去广告技术的核心主要是围绕广告投放环节的出价策略进行。 图源:中信建投证券《传媒行业年度策略报告》 如今生成式AI的爆发,其实是在过去技术已推动广告投放持续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
      2,176评论
      举报
      技术如何变革营销业?这三个趋势你需要知道|对话百度营销
    • 深响深响
      ·04-25

      商业世界变幻莫测,所谓「战略」还有什么用?|对话波士顿咨询

      ©️深响原创 · 作者|何理 过去三十年,战略咨询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建立认知——盲目崇拜——逐步祛魅”的全过程。之所以“祛魅”,有很大原因是商业环境的加速变化,尤其是技术的加速,这就使得任何特定产品或商业模式会更快地遭遇挑战。领先者的优势以更快的速度被瓦解,企业的寿命也会越来越短。而那些追求长期主义的“战略”,就很难在这样的变化中得到坚持与认可。 世界变幻莫测,所谓「战略」还有什么用? 最近,「深响」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亨德森智库全球主席马丁·里维斯(Martin Reeves)展开了一次对话。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战略对于企业而言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导致一旦市场环境不好,战略就成为了最先被牺牲掉的部门。但在马丁·里维斯看来,战略对于现在的企业而言,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 “在全球各行业中,成功公司与失败公司间的绩效差距都在扩大,这意味着采取错误的战略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马丁·里维斯向「深响」坦言:“好的战略必须先发制人,在公司陷入困境前就做好战略调整。一旦公司业务受到威胁或者失去投资人的信任,再想调整战略会非常困难。”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亨德森智库所著的《动态商业战略》一书中,他们提到了要在变幻莫测的商业环境中生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准备、响应和弹性。这些要素可以通过改进预测、 分散决策、利用过剩产能来缓冲等静态措施来实现。然而若要在一个动荡的商业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采用第四种更为动态的递归方法,以确定哪些是更适合的战略,从而能够随着变化而不断发展。而“递归”通过四个部分的迭代过程来实现,即变异(variation)、 选择(selection)、 扩增(amplification) 和调制(modulation),其中以调制为核心。 一家企业的最佳选择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因素,尤其是环境变化的速度
      185评论
      举报
      商业世界变幻莫测,所谓「战略」还有什么用?|对话波士顿咨询
    • 深响深响
      ·04-24

      耐克痛思DTC战略:轻视中间商,收入难增长

      ©️深响原创 · 作者|吕玥 DT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是一种直接向客户销售产品从而绕过第三方零售商、批发商或任何其他中间商的商业模式。 因为去掉了“中间商”,品牌的成本费用会更低,利润空间可以被进一步释放。也因为直面消费者,品牌自行积累更多极具价值的用户数据,可以去反哺产品设计和制作环节,让用户定位、营销做得更好。就连营销大师科特勒也曾提到DTC有诸多好处,包括消费者可以找到满足需求的产品,了解品牌;品牌可以拥有更高利润,不必用昂贵的硬广也能吸引到客户等等。 这听上去是一个“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完美模式,但随着时间的验证,DTC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近日,耐克CEO John Donahoe在接受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采访时直言——耐克过去多年来过度重视DTC,为了自己的商店和网站而排斥批发商的做法“太过分了”。 一些市场分析师的言辞则更狠厉,直言耐克从2020年开始的Consumer Direct Acceleration initiatives(直面消费者加速计划)就是一个错误,是使得公司倒退、在创新和产品方面落后以及让许多竞争对手削弱耐克在行业中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耐克早在2015年就开始提到了DTC,两年后正式确定为战略目标之一。在耐克积极布局的前后几年时间里,DTC也是海内外众多品牌争相引用和学习的运营策略,阿迪达斯、Under Armour、Timberland、安踏等不少传统行业品牌也将DTC视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同时在2021年,眼镜品牌Warby Parker、鞋履品牌Allbirds、服饰品牌Torrid、燕麦饮品品牌Oatly等一大批海外DTC品牌扎堆上市,跻身上市公司行列,风光无限。 从之前的人人叫好,到现在的声色俱厉,DTC画风突变。在耐克态度一百八十
      704评论
      举报
      耐克痛思DTC战略:轻视中间商,收入难增长
    • 深响深响
      ·04-23

      重新理解「营销技术」:如何演进?如何变革?

      ©️深响原创 · 作者|吕玥 营销人很慌。 自动化、模型预测、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生成式定向、AI……这些专属于科技领域的陌生名词,早已充斥在营销行业中。习惯于以艺术家思维想创意、写文案的营销人们,根本还没理解“是什么”,就得跟着热潮把新技术“用起来”,营销复杂度似乎在直线飙升。 不仅如此,当OpenAI的CEO Sam Altman讲出“AI将能完成营销人员、策略规划人员和创意专业人员95%的工作”时,营销人的生存也变得岌岌可危。你反复修改才能做出一张海报,现在只要输入一句话AI就能生成一大批素材,这种“恐怖”速度面前,任谁都难逃危机感。 营销已成为不折不扣的“技术活儿”。 空前狂热的技术浪潮,和认知行动都还没完全跟上的人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兴奋、未知、犹豫、挑战,我们想要跳出这多重情绪,聚焦于最为核心的议题—— 人人都在讲技术变革,技术究竟是改变了什么? 技术越来越无所不能,还需要人来做什么? 当我们持续为技术狂热,会不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技术到底进步在哪儿? 营销行业爱“卷”技术,其实是与生俱来的特点——自从广告从纸媒来到互联网,从早期人工投放广告位,到搜索竞价、信息流广告出现,大家用一套程序化的流程去投放,再到现在尝试融入新的AI技术,每次广告行业的创新升级其实都是技术在推动。 而这一次的特殊之处在于,AI带来的技术进步不是对某个环节、某个角色的改变,而是融入到了营销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 做内容:创意要灵活、实时生成 其实提到做内容,广告主普遍面临着一个“矛盾”局面: 一方面,谁都清楚做创意很难,它依赖个体灵感闪现,很难高频次产出;同时营销创意也和市场洞察、消费趋势理解相关,需要灵感和专业结合,这就更难批量化生产。 而另一方面,现实环境也很残酷。广告系统要求我们必须批量并且快速更新素材,这是一个得根据实时数据反馈而持续行
      544评论
      举报
      重新理解「营销技术」:如何演进?如何变革?
    • 深响深响
      ·04-22

      零门槛用AI画漫画,跨模态内容创作进入next level

      ©️深响原创 · 作者|何理 AI这把火,烧了一年多。现在,有AI可以帮你写PPT,有的会写歌,有的能帮公司批量生成营销素材,有的擅长“量子速读”提炼长文本。总之,几乎每个月都有AI热点出现。 各种热点背后,有两个事情值得注意: 第一,实践证明,AI落地一定是贴近已有需求,用原先无法想象的效率,完成用户想做或必须做的事;第二,已有的AI应用涉及文本、音频、图像等多种形式,但大多处于分散状态。如果它们能被整合成一个多模态一站式AI应用平台,AI落地会更加广泛。 百度文库是“跨模态+一站式“内容创作的AI原生应用代表。在Create2024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介绍了百度文库的新成果——智能漫画和智能画本功能。李彦宏表示:“百度文库的智能漫画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创作漫画的效率,降低了漫画创作的成本和门槛,可以让更多有想法、有创意的人实现自己的漫画创作梦。” 除了生成漫画和画本,用户还可以在百度文库生成研究报告、PPT、文档、思维导图,还能进行拍图生文等等。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总经理何俊杰表示:“大语言模型重新打开了文库的想象空间,它已经进化为一站式AI内容创作平台。” 创意如何轻盈落地 如何理解百度文库的新成果?我们不妨从直观的体验开始讲起。 如果你爱看漫画和小说,肯定有过这样的时刻——这部漫画剧情太精彩了,可是作者更新好慢,真想替他画下去;作品里这两人CP感好强!好想做二创;这部玄幻小说设定有意思,要是文字能变成漫画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孩子对故事里的场景和动物有些陌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有对应的绘本就简单多了。 这些需求很普遍,但在以前很难实现。大部分人没接受过绘图、分镜训练,即使能想象出精彩画面,创意也无法落地。但借助百度文库,一切都变得可行。 例如,《周
      607评论
      举报
      零门槛用AI画漫画,跨模态内容创作进入next level
    • 深响深响
      ·04-19

      Netflix不在乎会员数了?

      ©️深响原创 · 作者|祖杨 Netflix成为了“时间的朋友”。 两年前,Netflix(网飞)处于业绩低谷,“迫不得已”向广告业务低头,当时市场上一片质疑声。而两年后的今天,全球订阅用户数连续七个季度正增长,广告计划成了新杠杆,仍然领先其他好莱坞背景的流媒体。 今日早间,Netflix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各项指标均超预期: 实现营收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超过Netflix预期的92.4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的92.8亿美元; 经营利润26.33亿美元,同比大增54%,经营利润率28.1%;净利润23.32亿美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率24.9%; 每股收益5.28美元,同样超过Netflix预期的4.49美元,华尔街分析师预计的4.54美元; 用户数方面,本季度大增933万,超过华尔街预计的488万,如今全球订阅用户数总共2.696亿。其中广告会员数环比增长65%,保持去年三季度、四季度连续环比增长70%的态势。 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此刻,Netflix在财报中表示从明年一季度起将停止报告季度会员数量和ARM(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仅公布用户数达关键里程碑的数据;与此同时,添加年度收入指引(包括年度营业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预测以及季度收入、营业收入、净收入和每股收益预测)。 管理层解释这一数据维度的变化是为了把后续经营目标放在盈利能力上,因为定价和计划的细分,单一用户增长和付费情况对业绩的指引效果也有限。 财报发布后股价微微下跌,但整体拉长来看,2024年以来Netflix股价涨幅达25.4%,超过了迪士尼和华纳兄弟。Pivotal Research Group分析师杰弗里·沃达查克(Jeffrey Wlodarczak)直言“Netflix赢得了‘流媒体战争’的胜利”。 2024年Netflix股价走势 更关注“用
      555评论
      举报
      Netflix不在乎会员数了?
    • 深响深响
      ·04-18

      为什么快递行业一直在打价格战?

      ©️深响原创 · 作者|肖卓 快递行业还在打价格战。 2018年,快递价格战打出了寡头格局。本以为战事会就此消停。结果2020年极兔来了,顺丰的丰网也来了,行业价格战惨烈到监管入场。2022年,好不容易缓了口气,结果2023年又开始打,一直打到现在。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单票收入为9.1元/件,同比下滑4.3%。今年也延续了这样高度紧张的态势。根据东兴证券的统计,在今年1-2月的合计口径下,快递行业同城件单价同比下降8.9%,异地件单价下降14.6%。 快递业本来利润就薄,行业持续降价是出人意料的。业界总是期待行业能走出“以价换量”泥潭,转入比拼效率和服务的新阶段。但事实证明,作为增长和竞争手段的“降价”,依然有着巨大吸引力。 价格战打起来所有人都难受,为什么大家还是乐此不疲?仔细观察本轮价格战,以下几个问题是重点: 和此前的价格战相比,这一轮有何不同? 价格战中,各家快递公司都活得怎么样? 快递行业有可能摆脱价格战吗? 竞争驱动和产能适配 快递业此前的价格战有明确的主线,一是“出清”,一批规模和效率落后的企业被淘汰;二是“搅局”,新玩家极兔靠低价和收购在中国市场狂奔,最终站稳脚跟。 本次价格战,驱动力分别来自「降价抢份额」和「产能适配」。 「降价抢份额」好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仍然处于“多强互不相让”的格局。行业龙头是中通,但中通的市场份额也只是两成出头,其余玩家之间份额差距也基本是个位数。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差异化较小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快递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陷入价格战。 对于份额排名相对靠后的企业,降价是打破平衡的有力手段。这一次,降价最凶猛的是申通和韵达。 数据显示,申通2023年1月的单票收入为2.7元,此后一路下滑,最低时仅为2.10元。2023年全年,申通单票收入为2.
      692评论
      举报
      为什么快递行业一直在打价格战?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