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数字财经

数字科技,在此读懂

IP属地:未知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5-19 14:33

      业内第七家!中原消费金融拟首次发行金融债

      5月17日,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 数据显示,国内已开业的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此前仅有6家发行过金融债,中原消费金融为业内第7家。 值得注意的是:仅今年上半年就有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6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整体呈提速状态。 具体而言: 2023年1月,杭银消费金融发行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10亿元,也由此成为业内第6家发行金融债券的机构。 招联消费金融2月21日发布公告指出:将发行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8亿元。招联消费金融于此后再发行两次金融债,合计发行64亿元。 兴业消费金融2月22日宣布2024年首期金融债发行计划,债券额度为20亿元,此后兴业消费金融再发行两次金融债,合计发行金额为50亿元。 4月11日,马上消费金融也公布了其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的发行情况。该债券实际发行金额10亿元,票面利率3.00%,起息日是4月15日。 5月10日,,中银消费金融公开发行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本次金融债实际发行规模15亿元。 5月17日,中原消费金融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披露,公司本次金融债基础发行规模15亿元,成为业内第7家发行金融债券的消费金融机构。 在业界看来,相比其它融资渠道,金融债成本更低,但门槛也更高,对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风险监管指标均有严格要求,因此发行金融债的消费金融公司并不多,获批发行金融债本身也是对公司稳健运营的认可,故而已发行金融债的消费金融公司多为业内头部企业。 中原消费金融本次金融债基础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3年,发行期限为5月22日~24日,计息期限自2024年5月24日至2027年5月23日。本次发行附带超额增发权,若实际全场申购倍数不低于1.4,则增加发行最多5亿元债券。本期债
      107评论
      举报
      业内第七家!中原消费金融拟首次发行金融债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5-17

      大模型重构自动驾驶,百度率先打响商业化第一枪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2013年布局自动驾驶到2017年推出了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平台Apollo再到自动驾驶车队驶入北京、广州、深圳、合肥、武汉、重庆、阳泉、长沙、乌镇等全国十多个城市,百度一步一个脚印,旗下萝卜快跑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十年深耕,一朝蝶变。 今天的百度,已经率先看到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曙光。 5月15日,百度Apollo Day 2024开放日在武汉百度萝卜快跑汽车机器人智行谷举行,这像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开放日。 在本届开放日上,百度Apollo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别无人驾驶应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搭载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价格仅20万元的无人车以及全无人的自动化运营网络在内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成果和产品。 与这些成果和产品一同发布的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野望——2024年底,萝卜快跑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这也意味着,快速发展的百度萝卜快跑,很有可能成为首个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盈利的平台。 十年技术深耕,筑牢安全底线 “我们做无人车的初衷,是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出行的向往,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因为安全、所以美好,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投入自动驾驶的初心——让汽车更聪明、出行更简单,正在成为现实。”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现场表示。 十年深耕,让百度Apollo拥有了更安全的技术、更安全的产品。 活动现场,百度Apollo重磅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同时上新了搭载百度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价格仅20万元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
      365评论
      举报
      大模型重构自动驾驶,百度率先打响商业化第一枪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5-13

      网商银行起于“微末”,应用AI技术解小微金融难题

      究竟该如何去定义一家“小微银行”? 多年之前,一场“小微企业该让谁来服务”的争论兴起。 一方认为:商业银行是信贷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不发力,小微问题不可能缓解,政策引导正当其时;而一方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以业绩为核心,遵循市场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指标性任务应该由政策性银行完成。 时至今日,这仍是金融从业者热议的话题:以高风险、高成本去的代价服务小微企业,又不能收取高息,这违反最基本的商业规律,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业绩,也会给小微金融的可持续性打一个问号。 然而,网商银行给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案。 5月13日,网商银行发布2023年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底,该行已累计服务小微用户超5300万,在普惠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等核心领域持续创新,稳步增长。 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补充者,网商银行一直关注普惠金融的“空白地带”和“薄弱地带”。报告显示,网商银行服务客户中近一半来自县域及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增速前10 的省份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 2023年全年,网商银行新增客户中,超74%为首次在商业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平均每个人仅借款7.2万元,6成以上的单笔贷款利息在100元以下。 在持续服务小微的同时,网商银行还实现了稳健经营。 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答案在科技上。 首先,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网商银行不设银行网点。有支付宝app就能用,让每部手机成为小微的手机银行。这让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的农户、小店主等,也能被服务到。 此外,网商银行采用大数据风控,让淘宝店主、菜贩子等等小微的经营数据,变成信用资产,成为金融服务的依据,无需抵押就能获得信贷服务。 正因为如此,网商银行每年新增的客户中,7、8成都是首贷户,是以往很难获得金融服务的人。 近年来,网商银行开始探索AI应用,并将其应用于核心风控系统,有了服务农村金融的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产业链金融解决
      340评论
      举报
      网商银行起于“微末”,应用AI技术解小微金融难题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5-08

      小鹏汽车的“敌人”在内部

      无法想象小鹏汽车有多魔幻。 当周鸿祎带着泼天流量走进小鹏汽车、想要体验下飞行汽车的时候,本应出现一波商业互吹,结果却是:周鸿祎气的摔帽子、罢录,大呼:你这不是忽悠我吗?就连程前在活动上对周鸿祎发出侮辱性言论的时候,他都没有如此失态。 小鹏汽车就这么硬生生的将红衣大叔又逼成了红衣大炮,将一次承接流量的大好机会变成了翻车现场。 这种翻车在小鹏身上不是什么新鲜事,“温情纸条”翻车、“碰瓷特斯拉”翻车......最近一起应该是侮辱性极强的林志颖代言翻车。 去年6月,小鹏汽车官方微博陆续发布海报、宣传视频、漫画等多组物料,宣布艺人林志颖成为小鹏旗下车型G6“品牌智友”,甚至小鹏汽车创始人、CEO何小鹏也发微博称“欢迎我们的新鹏友林志颖”。 G6是小鹏汽车2023年推出的重磅车型,与林志颖合作无非是为了在新车上市前造势,但网友却从宣传漫画中林志颖的墨镜中发现,林志颖开的其实是一台特斯拉。 最终,老周还是飞上了天,按照该有的“剧情”给了一波表扬,并解释了为何“发飙,还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而林志颖事件,小鹏汽车给出了一个回应:“这届网友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列文虎克”,并表示图片其实是“埋的梗”,真是魔幻他妈给魔幻开门,魔幻到家了。 两起事件的尴尬是现象,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或许可以猜想:小鹏是一家很粗糙的公司,经营管理拉胯,“敌人”在内部。 明知道林志颖是特斯拉的铁粉,相关负责人考虑代言人的时候非但没有避开这个坑,甚至在与林志颖互动时都不让他坐在小鹏G6上?并且最终带着“坑”的宣传物料还顺利经过了层层审核,难道真的是为了埋梗? 明明周鸿祎就是来体验、宣传飞行汽车的,却出现了不能飞的情况,甚至表演与试车之间还能产生乌龙,既然不能飞,最终为何又飞了?中午不能表演,最终为何又能表演了? 内部“敌人”不仅会让小鹏营销翻车,更能动摇它的生命线。 在小鹏和大众的合作中,大众中国
      346评论
      举报
      小鹏汽车的“敌人”在内部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5-07

      江苏银行会告别高增长吗?压力给到葛仁余

      节前,城商行龙头江苏银行股价遭遇了一轮滑铁卢,核心原因是其四季度业绩的“变脸”。 2023年前三季度,江苏银行营收同比增长超过9%,每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超过80亿元,同比增长都超过20%;而四季度营收环比下降超过20%、同比下降超过7%,归母净利润为30.97亿元,环比下降超过60%,同比下降超过30%。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四季度的业绩变脸直接将江苏银行全年的营收、净利润增速拉了下来,哪里出了问题? 从收入上看,江苏银行四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出现了“负收入”的情况,而且全年同比降低31.6%,恶化不可谓不严重,但这部分收入占全年总收入比重不到6%,对江苏银行影响有限,业绩变脸的核心问题还是出在利息净收入。 江苏银行四季度利息净收入环比下降16.81%,利息收入与支出之间上演了一番此消彼长的戏码。 首先,利息收入环比下降了5.94%,见诸于存贷款数据,其三季度末各项贷款款已经高达1.79万亿元,而四季度仅新增124亿元,这个量级的增量对冲利率下行,可谓是杯水车薪——2023年全年上半年,其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利率为5.32%,而全年则降低至5.18%。 资产荒,终归是烧到了江苏银行身上?以量增收变得困难起来。 从利息支出上看,江苏银行环比增加了2.03%,见诸于存贷款数据,其三季度末各项存款1.9万亿元,四季度则下降了280亿元,正常来说存款利息支出应该有所减轻,为何环比增加了?因为江苏银行的吸储成本在升高——2023年上半年,其吸收存款平均利率是2.26%,而2023年全年则上升至2.33%。 居民对定期存款的偏爱,最终还是影响到了江苏银行。 虽然,江苏银行四季度存贷款金额再向着增收降本的方向调整,但相比于存贷款利率的“此涨彼消”而言,不值一提,这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在江苏银行全年净息差、净利差较全年出现明显下降的背景下下,业绩增长遭受剧烈挑战。 无论资产荒、定存暴增,
      188评论
      举报
      江苏银行会告别高增长吗?压力给到葛仁余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4-28

      不被客户们看好的快手小贷必然崛起

      近日,快手拿下小贷牌照,而快手在信贷领域的客户们却并不看好快手信贷业务的未来,尤其是那些风险厌恶型的客户。 逻辑很简单:他们从快手获取的“老铁”客户质量并不好,信贷嘛,考量业务的最核心因素就两项——规模和质量。 然而,读懂数字财经却认为:被客户不看好的快手小贷必然崛起。 为什么必然崛起? 在读懂数字财经的不完全统计中,快手并不是互联网金融信贷投放的首选,相比字节系产品,它的客户们投放比例很小,通过率很低,快手在信贷行业眼中只是一个用户规模庞大的“穷矿”,但也说明了“老铁”们的信贷渗透率并不高。 这个“穷矿”很大,出于投入产出比的考虑,很多客户不想挖,但如果挖矿的快手自己,情况会大不一样。 2023年,快手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5%,达到3.8亿;电商年度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31.4%,达到1.2万亿元。 如果说3.8亿日活会决定快手小贷崛起的上限,那么1.2万亿元的GMV就决定了它的下限。 快手与客户们不同的是:它有一套完整的生态,尤其是电商生态,快手小贷可以直接以信用付的形式向它的电商“老铁”们直接兜售信用付类产品,也就是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这在很多金融渗透率低的“老铁”眼中或许并不是信贷,而是电商,主观逃废债的意愿并不会如现金贷产品那么高。 这点也可以从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诉内容窥见:多数信贷行业的投诉集中于催收和利率,前者不做展开,后者则很有意思,投诉者大多是使用了贷款平台现金贷类产品,后期无力还款时与平台发生纠纷、投诉,因分期付款产生的投诉寥寥。 现金贷类产品,快手小贷将是什么走向?如上文所说,3.8亿日活决定了快手小贷的上限,无论是黑户还是白户,都不是无解的,这点可以用蚂蚁集团做下沉市场的经验去参考。 蚂蚁花呗向很多“白户”投放过50元的超小初始额度,因为这不起眼的50元,用户与花呗之间建立了基础关系,在用户的不断使用了解过程中,二者共同成长,筛选出的
      404评论
      举报
      不被客户们看好的快手小贷必然崛起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4-23

      蔡嵩松涉案一事,诺安基金究竟向投资者隐瞒了多少?

      日前,一则开庭公告显示,蔡嵩松、曲泉儒等相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案件已于3月27日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据悉,蔡嵩松即是昔日诺安基金顶流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曲泉儒也曾在诺安基金担任基金经理。 在蔡嵩松涉刑案中,诺安基金知道多少,对投资者是否有隐瞒? 2017年,蔡嵩松加入诺安基金,彼时诺安成长、和鑫2只产品的总规模不到5亿元,两年后的2020年末,两只产品规模已然突破了400亿元,扩张超过84倍。 蔡嵩松的确创造过惊人的战绩:截至2019年底,作为蔡嵩松代表作的诺安成长回报率高达95.4%,排名同类前0.8%、诺安和鑫也凭48.4%的回报排在同类前22%。 Choice数据显示,蔡嵩松2023年9月离职前,诺安基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包含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约为559亿元,几乎撑起了诺安基金的“半壁江山”。 据第三方统计:2019年至2022年,蔡嵩松总共为诺安基金赚了15.77亿元管理费,其中诺安成长混合这只基金贡献了13.2亿元管理费。 然而,诺安基金赚钱,基民却是血亏。 2019年至2022年,诺安成长混合4年累计亏损约38亿。其中2022年,诺安成长混合亏损129.30亿。另据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报道,“2022年,蔡嵩松操盘的基金产品全线亏损,5只基金合计亏损144.56亿元,基民损失惨重。” 诺安基金在2023年9月披露公告显示,基金经理蔡嵩松因离任诺安成长、诺安积极回报以及诺安和鑫三只基金,卸任了所有在管产品,离任原因只有四个字:个人原因。 网易财经援引财新的报道,在蔡嵩松离职前,相关的调查工作就已经展开。而且,监管当时已经认定蔡嵩松为不适当人选,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加入了黑名单。 旗下顶流基金经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难道诺安基金毫不知情?为何仅仅只是在离任原因中“个人原因”四个字? 在更早
      166评论
      举报
      蔡嵩松涉案一事,诺安基金究竟向投资者隐瞒了多少?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4-17

      消费金融,是否堪当商业银行下一个风口?

      近几年,消费金融在商业银行各业务板块之中发展势头很猛,然而,繁华之下是否潜伏了危机? 从宏观角度看,消费金融无疑符合大政方针,国内迅速膨胀的消费金融信贷规模,似乎也印证了消费领域确实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微观上看,对于同时面临获客难、资产荒、息差收窄等多方压力的商业银行来说,消费金融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解决“燃眉之急”,一是增强盈利能力(扩大资负息差),二是实现快速拓客(开拓展业区域和下沉客群)。 2022年起,在整体经济和消费市场承压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规模逆势增长。根据人民银行公示数据,到2023年底,中国个人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余额为1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新增1.70万亿元。 消费金融是否堪当商业银行下一个业务风口?宁波银行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押宝消金板块,宁波银行的得失 2021年12月,宁波银行通过竞拍获得了原华融消金的70%股权;2022年5月,受让中国华融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2022年7月,受让新安资产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股权占比增至76.67%。 宁波银行2023年财报显示,银行母公司对宁银消金的注册资本从11.9亿元提升至46.9亿元,投入不可谓不大,从整个宁波银行的层面看,消费贷也在举起大旗。 截至2023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5071.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64%;消费贷规模较上年末增加约776亿元。尤其该行零售贷款四季度新增332.6亿元,同比多增156亿。从存量结构看,该行个人消费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已经上行至25.6%,2023年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 从资产投放平均利率上看,个人贷款平均利率虽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6%以上,显著优于对公贷款。理论上讲,个人业务对营收及利润的贡献应该有所上升。 但是,从营业收入和利润总和上看,2023年,宁波银行个人业务却发
      342评论
      举报
      消费金融,是否堪当商业银行下一个风口?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4-16

      飞书裁员,不可能回到day 1状态

      作者:秦楠 来源:大厂风云 日前,飞书CEO谢欣发布了一封全员信,宣布公司将进行团队精简,并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补偿方案和转岗机会,“这一次调整,不仅是团队规模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 day 1 状态——方向更聚焦、组织更高效,团队也要更有战斗力。” 无论官方给出的原因是什么,飞书都借着裁员完成了一次朴实无华的降本增效,这让其向着盈利迈进了一大步。 但以张一鸣和大字节的格局,降本增效绝不是盈利的正确打开方式,或许AI才是。 1、 高起点下的波折 飞书不必,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初创公司的 day 1 状态”。 一方面,飞书的发展速度并不慢,即使相对于初创公司而言。 2022年飞书的营收达到了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2023年,飞书的软件订阅收入再次翻倍增长,达到了2亿美元。 在中国SaaS服务市场中,年度订阅收入达 2 亿美元的公司少之又少,而飞书上线还不到 5 年,取得这一成绩实属难得。 另一方面,你见过“day 1”能达到数千人团队的初创团队吗?无论飞书还是其他大厂,以初创的心态经营成熟的团队、产品只是高层的一场幻梦。 飞书裁员,根本原因或许还是亏损带来的压力。 钉钉的人员规模在1500人左右,而企业微信、腾讯文档与腾讯会议合计人员规模约2000人,而飞书人员高峰期达到6000 多人,2024年前后也有5000人。但即使以 5000 人计算,2 亿美元的收入,人均创收也只有不到30万元人民币,低于字节跳动平均40万的工资成本,飞书的成本可不仅仅是员工工资。 飞书与抖音都立项于 2016 年。在习惯了靠 “大力出奇迹” 加速增长,快速获得正反馈的字节跳动体系内,飞书已享受了难得的耐心。 从教育到元宇宙再到游戏的全面撤退,例如2023年年底,从2018年就开始布局的游戏业务宣布业务大调整,除了数据不错的《星球重启》和《晶核》等数据不错的项目将保持运营,其他将
      83评论
      举报
      飞书裁员,不可能回到day 1状态
    • 读懂数字财经读懂数字财经
      ·04-07

      王良时代的招商银行,业绩增长与助力房地产二选一?

      不久前,国常会明确: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宏观在疾呼,市场在渴求。 然而,房地产的高风险依然让大量银行望而却步,其中也包括招商银行,年报中,招行57次提及“房地产”,大多与“风险”一词相伴。 2023年末,招商银行在房地产业不良率5.26%,持续恶化,而房地产业贷款和垫款金额3266.67亿元,短短两年时间,下降了近20%。 王良时代的招商银行似乎正面临一个艰难而又坚定的抉择:业绩增长与助力房地产,二选一? 截至2023年末,招行年内创造了3391.23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4%,13年来首次下降。 利率下行是贯穿整个复苏周期的主流节奏,面对净息差的下降,各个银行的对冲手段都是增加在贷余额和非息净收入,然而这对于招商银行而言,这二者都是极其困难的。 2022年末,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突破6万亿元,虽然2023年再次增长了近4600亿元,但若以增幅论,增长不到8%,并不能抵御息差下降带来的营收缺口,非利息净收入方面,招行2023年实现1244.54亿元,同比下降1.65%,不增反降。 对冲息差下降的两个手段失效,本质上都反映了招商银行正面临大而难增的困境,今天很痛苦,明天或许还会接着痛苦。 业绩发布会上,招行行长王良也强调,受制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保险费率、代销基金费率降低等政策,今年的业绩增长将面临压力,一季度招行的整体经营仍会承压。 饶是营收下降,招商银行2023年仍然实现归母净利润1466.0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约66亿元。 降收增利的原因不单单是降本增效:其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仅减少16亿元。净利增长最大的助力来源于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压降,少计提了150亿元以上,这也
      494评论
      举报
      王良时代的招商银行,业绩增长与助力房地产二选一?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