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资不抵债,被正式下令清盘!属于中国恒大的时代已落幕

在经历了7次延期申请之后,中国恒大(03333.HK)的清盘呈请终于落下定论。

1月29日,中国恒大清盘案在香港高等法院提讯,法官表示,中国恒大债务重组方案欠缺进展,公司资不抵债,正式颁令中国恒大清盘,并于今天下午开庭处理规管令事宜及颁布书面理由。

据了解,2022年6月24日,佳盛环球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对中国恒大的清盘呈请,涉及债权金额为8.625亿港元。中国恒大此前表示,公司一直在与债权人商讨债务重组方案。截至2023年12月4日,公司已连续提交7次呈请聆讯延期申请,彼时香港高等法院于该公告日批准了中国恒大的延期申请,将该呈请的聆讯进一步延至2024年1月29日。

二级市场方面,目前“恒大系”三家上市公司均已停牌。在停牌前,中国恒大的股价已大跌超20%,报0.163港元;恒大物业(06666.HK)股价报0.39港元,跌2.5%;恒大汽车(00708.HK)跌超18%,股价报0.229港元。

对此,恒大集团执行总裁肖恩回应称,对于此次境外清盘呈请,集团和中国恒大已尽全力抗辩。但是,客观上集团经营面临巨大困难、资源极其有限,同时债权人初步投票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且恒大地产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集团实控人等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公司也认为无法满足境外债务重组关键环节的相关法定条件,这些情况使得各类不确定性不断强化,以致债务重组方案最终难以落地。今天法院的裁决结果和我们的初衷相悖,对此我们只能表示已尽全力、非常遗憾。

肖恩表示:“接下来,集团将直面困难和问题,采取一切合法合规的措施,在保障境内外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集团业务正常经营,同时也将积极与清盘人沟通,依法配合清盘人履行相关程序,根据国际惯例、市场规则推进债务化解等工作。”

同时肖恩还强调,这次法院颁布的境外清盘令所涉主体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目前恒大集团及其他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境内外子公司管理运营体系保持不变,集团仍将努力尽一切可能保障境内业务和经营稳定,稳步推进保交楼等重点工作,维持物业服务品质不受影响,仍将全力保障平稳推进风险化解和资产处置,仍将尽力依法公平推进各项工作。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钛媒体APP表示,当出现资不抵债,债务人前期与债权人磋商,进行资产重组的种种努力失效以后,债权人提请法院申请对企业进行清盘,这是符合法律逻辑的,也是解决债权债务关系的最后一个步骤。彰显了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推进房地产风险事件的处置,也彰显了房地产领域不存在大而不倒。

“对保交楼只有心理上的影响,实际影响不大。因为小业主的权益是位列第一位的,房子的民生属性是第一位的。在此事件之前,为了推进保交楼,保障小业主的权益,已经对中国恒大资产(土地、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了梳理,也就是这些资产的处置首先要保障小业主的权益。2022年,最高法和住建部也联合发文,境内外债权主张,不能查封企业的资产或抽调预售资金账户的钱,这些资金优先用于保交楼。”李宇嘉分析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2月13日举办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曾表示,“对于违法违规导致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企业,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出清,这也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

事实上,目前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仍将经历较长时间的“大浪淘沙”的过程,其中类似中国恒大这样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稳健经营、长期经营、财务健康的企业将会保留下来,这也是房地产行业新发展模式的结果。(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