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虎财经V

聚焦头部企业,以深度原创为特色,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

IP属地:广东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9:41

      失速的潘多拉,忐忑的奢侈品行业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宁成缺 曾俘获无数中国少女的潘多拉卖不动了。 据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大幅下跌17%,这一数字远低于欧美市场的9%和其他地区的18%增长率。更为严峻的是,从2022年到2023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连续两年出现显著下滑,分别减少47%和9%。 销售额大跌的同时,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门店也遭遇“闭店潮”。位于北京繁华商圈的主力店王府中环店,已被高端珠宝品牌卡地亚所取代。就在去年2月,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潘多拉门店也被时尚品牌GANNI接手。 昔日“一入潘门深似海,一颗一颗往家买”的盛况已不复存在,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下滑,既反映了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也折射出整个奢侈品行业的增长困境。 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许多老牌奢侈品品牌也同潘多拉一样面临着销售额下滑的困境。为了维持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它们纷纷尝试通过提价来应对市场压力。然而,随着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审慎,提价的效果微乎其微,奢侈品行业高飞高涨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1 潘多拉为什么卖不动了? “世界上难以找到两条一模一样的手链”“一颗珠子代表一个故事”……那些年里,凭借独特的DIY产品模式和故事化营销,潘多拉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 再搭配“浪漫”与“童话”的风格、极快的上新速度以及国际奢侈品品牌形象,使得潘多拉自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扩张,四年内便开设了超过240家门店。 2019年,潘多拉走到巅峰,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高达19.7亿丹麦克朗(约合2.84亿美元)。 但好景不长,自2021年起,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逐年下滑。从2021年的11.26亿丹麦克朗(约合1.62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5.64亿丹麦克朗(约合8144万美元)。今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大减17%,销售
      2评论
      举报
      失速的潘多拉,忐忑的奢侈品行业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6 11:19

      追觅科技“满分之选”发布会召开,推出两大系列六款洗地机新品

      5月15日,洗地机市场再次传来重磅消息——追觅科技在苏州举办“满分之选”全球新品发布会,共发布了两大系列六款重磅新品,包括H20系列的H20 Pro旋锋版、H20 Ultra旋锋版、H20 Ultra Mix、H20 Ultra Station,以及H30系列的H30 Ultra旋锋版、H30 Ultra Mix。 此次发布的洗地机新品,搭载了包括“主动式0缠毛系统”“100°C沸水自清洁”“5分钟轻音恒温烘干”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一举解决多项困扰洗地机行业多年的技术问题,实现行业历史性突破,同时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省心、省力、健康好用的“满分之选”洗地机产品。 追觅科技高歌猛进,多次刷新洗地机市场记录 发布会上,追觅科技洗地机BG负责人胡膑表示,2023年,追觅科技洗地机产品全球销量已超过14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在欧洲市场、东南亚市场、北美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30%、420%、363%;而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不仅销售额同比增长迅猛,至2024年Q1,市占率也已位列当地第一。 在国内市场,2023年双11期间,追觅洗地机全渠道销售额突破9亿元,销量超过35万台。2024年Q1,不仅追觅洗地机国内线上市场份额达25.2%。同时,爆款产品H20 Ultra还成为中国洗地机新品线上市场份额TOP 1,零售额份额达19.6%。 成绩的背后,是追觅科技研发团队持续深挖技术护城河,“以技术换市场”的结果。短短四年里,追觅科技在全球洗地机方面的累计授权专利已达到474件,其中发明及新型授权专利达318件,并且相继推出多项行业首创技术,如2022年推出的热风烘干技术、2023年推出的60℃正反转热水洗滚刷、180°恒动躺平不降吸技术等。同时,追觅科技还是在行业内首个将伺服轮毂电机应用于洗地机智能助力的品牌,匹配智能算法,给用户带来更丝滑的操纵感,让推拉转向更简单。
      60评论
      举报
      追觅科技“满分之选”发布会召开,推出两大系列六款洗地机新品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6 10:17

      疯狂的固态电池,焦虑的宁德时代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宁德时代还是“改口”了。 近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披露,宁德时代有机会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他更表示,如果用1-9数字表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度,宁德时代目前的成熟度在4的水平,目标到2027年到7-8的水平。 而仅在一个多月前,宁德时代曾毓群出席公司业绩解读会时,却表示固态电池离真正的商品化还很远。3月底,曾毓群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其也称固态电池当前的技术效果“仍不够好”,且存在安全问题,离商业化还有数年时间。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就从“离商业化很远”到“落实小批量生产时间表”,可见在固态电池的“营销狂欢”下,“宁王”还是“急了”。 01 “固态电池”站上营销风口 进入4月份,固态电池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门话题。4月8日,智己汽车发布全新纯电车型智己L6,首发搭载“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随后,广汽集团宣布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上车,将首先搭载于昊铂车型。 随后,多家电池厂商也宣布参与“固态电池大战”,领新新能源宣布固态聚合物电池产线已实现量产;太蓝新能源宣布研发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不过,在车企、电池厂商纷纷官宣“突破”的同时,业界对于此固态电池是否真正“固态电池”的质疑也越演越烈。 一方面,固态电池并不是“新鲜事物”,其研究时间甚至开始得比液态电池更早。比如宁德时代曾透露,公司已经深耕固态电池十多年,但至今其仍然认为固态电池有许多技术难题未能解决,可见要让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量产,难度并不低。 但固态电池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下图是锂电池结构的变化,左边是液态电池,右边是固态电池。 液态电池的两头是正极和负极,中间是电解液,隔膜起到了将电解液分开的作用。可一旦出现过
      192评论
      举报
      疯狂的固态电池,焦虑的宁德时代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5 10:10

      背靠吉利,曹操出行也得上市“自救”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安晓 上月底,曹操出行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融资(香港)为联席保荐人。2021年曹操出行CEO龚昕曾表示,“网约车业务潜力巨大,市场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计划会在未来五年内进行IPO,但尚未决定上市地点。” 现阶段,网约车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洗牌期,司机运力过饱和,地方陆续禁止网约车业务,监管日益趋严,大家的日子变得愈发艰难。 “上市,很难打动资本;不上市,又很难撑过接下来的洗牌期。”成为了网约车企业当前的两难抉择。 年内,嘀嗒出行、如祺出行都已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同样急于上市的曹操出行,又有何胜算? 01 网约车故事不“性感”了 网约车是很火热,但现在市场趋于平静了。 2015年,滴滴与快的打车完成合并,显露出当时本地网约车企业与行业全球霸主Uber血战到底的决心,市场那会也期盼着共享出行能普到全国。行业也处于飞速发展中,滴滴那年订单就突破14.3亿,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对网络专车平台支持率更是高达86.7%。 随之嘀嗒出行、如祺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企业诞生,为扩大规模各家都涌入价格战中,有媒体统计,滴滴一年补贴金额就超过266亿元,用户能花远低于出租车1.7元/公里的价格打到网约车。 这种恶性的竞争,促使了网约车的快速普及,但同样也使得玩家陷入常年亏损的困境。去年三季度,滴滴才实现了自2021年来的首次盈利,收入514亿元,而曹操出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等至今都还处于亏损中。 现如今,网约车市场仍处在以较高速度增长中,但另一方面,行业陷入内卷竞争与司机运力过饱和的状态中,多地正紧急按下“暂停键”。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较2022年12月增长9057万人,增长率达到20.7%。 不过网约车司机也在暴增。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
      106评论
      举报
      背靠吉利,曹操出行也得上市“自救”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4 14:09

      加速出海,美团外卖的新野望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灵灵 据了解,美团计划未来几个月在沙特利雅得推出国际外卖平台KeeTa。  这将意味着,美团首次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市场拓展业务,是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的一次深化。  01 美团的全球化野心 美团对于全球化的野心,早有流露。2017年,王兴就用“上天、入地、全球化”几个字指出了应对互联网下半场的三条路径。他提到,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机会,也是中国未来必须要做的事情。 美团亦有相关举措,2017年推出海外住宿业务,2018年投资多家海外独角兽企业,2022年开始计划将外卖业务延伸至中国大陆以外,KeeTa于2023年登陆中国香港。 据报道,早在2018年,美团就曾计划拓展香港外卖市场,但该计划因为香港当地不允许电动车上路、外卖运力无法保障而搁浅。 根据美团最新披露的消息,美团KeeTa已成为中国香港市场最大外卖平台,发展迅速。 今年2月2日,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内部信中宣布了组织架构的重大调整,将美团平台、到店、到家、基础研发等业务交由王莆中负责,SaaS、骑行、充电宝等业务由张川管理,而自己则考虑直接掌舵无人机送货和境外业务。这一变动被外界视为美团自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结构变革,也可见美团对海外发展的更大野心。 向海外求增量,已成为美团内部的一大共识。自2022年起,美团交易用户数和活跃商家增长已经不明显。2022年,美团外卖实现交易用户数6.78亿,同比减少1.8%;活跃商家数为930万,同比增长5.1%。 2023年,尽管营收、净利均超预期,全年实现扭亏为盈,但新业务仍在亏损,达到202亿元,在美团整体利润中明显拖后腿。 随着互联网流量见顶、红利消失,美团告别了用户高增长时代,出海成为了开拓新市场、抵御竞争的重要方式。 目前来看,美团在全球化方向上已经拿到了一些积极信号。 02 下香港市场,美
      217评论
      举报
      加速出海,美团外卖的新野望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3

      极氪赴美上市,李书福打出王牌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陈平安 美国时间5月10日上午,极氪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ZK”,首日开盘26美元,报收28.26美元/股,总市值达68.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亿元)。 这也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旗下的第9家上市公司。 作为自主造车三强之一,在国内如火如荼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中,吉利的声浪远远不如同行比亚迪。但若论投资布局之广,吉利应该可以算作国内自主厂商第一:卫星、手机、芯片、电池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 吉利在资本市场的动作同样频繁。2022年下半年,沃尔沃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星登陆纳斯达克,随后汽车智能解决方案公司亿咖通同样赴美敲钟。今年年初,路特斯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美国上市。 这一次轮到了极氪。 许多媒体在报道这次极氪上市时都不约而同的用了“快”这个词。这个快表现在多个层面。 比如从交付上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极氪累计交付了196633辆汽车,这是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中国高端纯电汽车市场交付速度最快的品牌之一。而在今年4月,极氪交付超1.6万台,同比增长99%。 体现在财报里,过去三年极氪的营收分别为65.28亿元、318.99亿元、517亿元,整车毛利也从2021年的1.8%涨到了2023年的15%。 再比如从品牌发布到成功上市,极氪仅仅花了37个月,而造车新势力中上市最快的蔚来也花了4年。 这种快当然离不开集团内部资源的倾注,从创始人配置到研发资源、经销商模式再到补能设施,吉利几乎把最好的都了极氪。极氪 CEO 安聪慧表示,大家所看到的极氪产品,并不是纯由极氪团队在三年时间打造出来的,而建立在吉利30多年在造车领域长期的积累和投入,靠体系力走到今天。 安聪慧曾表示,吉利控股集团要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集团,而作为吉利旗下高端纯电的王牌,极氪肯定是需要出大力的那个。从A轮
      2,4101
      举报
      极氪赴美上市,李书福打出王牌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1

      阿里的“618”选择题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梦得 5月6日,淘天集团大促项目组在商家大会上公布了 2024 年 618 大促的规则调整,最重要的变化是取消预售 —— 5 月 20 日晚八点直接售卖,全程价保。京东也在两天后,宣布取消预售。 在此之前,预售这套规则已经实行了10年之久。 把时间调回2022年以前,取消预售这件事是足以证明平台转变风向的大事件。但在今天,不过是淘天人事和战略调整的余波。 过去几年,国内电商行业格局生变。面对来自拼多多和抖音的猛烈冲击,阿里进入了调整期。 用户体验被管理层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发布的访谈视频中,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做出反思:“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客户是使用APP进行购物的人,而我们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 用户可见的是,之前的两年里,淘天对于用户体验的改善:百亿补贴、跟随的“仅退款”政策、重启网页版淘宝。 不过做出改变的难题不仅仅是行动本身。预售制影响了相当部分的大促收入,主打“大而全”的淘宝需要解决的商家关系也远远复杂于友商。 从不再执着于 GMV到追求用户体验,这是阿里面对新竞争做出的选择,但选择显然不止于此。 01 为了抓住用户,可以放弃短期收入 消费者们早就苦“预售”久矣。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预售的投诉已经超过8万条。比如现货商品下单变预售,预售的商品不能按期发货,补差价出现涨价情况并不少见。甚至在大促期间,本可以下单三天内就收到货,但因为活动,从支付定金到签收快递,通常要一周以上,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 不过在一些内部人员看来,预售是天猫的核心玩法,不会那么容易取消。 比如,过去很多预售商品都通过淘宝直播售卖,尤其是美容护肤、彩妆等品类。 而这些品类对淘天很重要。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2023 年天猫 618 预售中,预售额第一的行业为美容护肤,其预售销售
      70评论
      举报
      阿里的“618”选择题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10

      同样是卖水,怡宝为何敌不过农夫山泉?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灵灵 4月22日,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 若上市成功,华润饮料将成为华润集团旗下第18家上市公司,也是继农夫山泉之后港股上市第二个国内包装饮用水龙头企业。 01 行业第二,华润饮料的底气 华润饮料是华润集团旗下消费四子之一,以“怡宝”纯净水为主打产品。招股书显示,2023年,怡宝售出超过146亿瓶纯净水。按零售额计算,是中国饮用纯净水的龙头公司,市场份额达到32.7%。 在包装水市场,华润饮料则稳居第二。据灼识咨询,按零售额计,2023年在包装饮用水市场,农夫山泉市占率达到23.6%,华润饮料则以18.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排在第三的乐百氏仅有6.1%。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12月,怡宝、农夫山泉的瓶装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4%、20.1%,怡宝首次超过农夫山泉成为包装饮用水行业的“一哥”。不过,次年就被农夫山泉反超。 怡宝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华润集团的加持。 1990年,华润怡宝的前身——中国龙环有限公司坐落于改革开放之城深圳,并率先从香港引入包装水概念。1991年末,怡宝被万科收购,后因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被进行剥离。 之后,华润收购怡宝。2001年,怡宝完成全新品牌形象升级,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绿瓶”。2004年,华润怡宝明确了自身定位,要做全国专业化的饮用水公司。2006年时,怡宝已成为广东包装水市场的领头羊。 与华润啤酒相似,华润饮料采用“蘑菇战术”,即先占据小市场中的大份额,再逐渐向外渗透,打造全国性的饮品集群。 招股书显示,华润饮料与华润集团旗下相关业务在销售渠道、数字化、原材料采购、工程管理等方面协同发展。在销售渠道,其产品通过华润万家遍布全国的商超进行销售,增加品牌曝光和消费者触达。 资料显示,华润集团业务覆盖消费、置地、大健康等产业板块,其中华润万家自营门店总数
      164评论
      举报
      同样是卖水,怡宝为何敌不过农夫山泉?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09

      泼天流量下的香飘飘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鹿丸 这个五一,香飘飘意外迎来了“泼天富贵”。 在社交网络上,有博主称“五一假期去日本,在华人超市的饮料柜里发现,香飘飘Meco的包装上用中日双语印着嘲讽核污染水的文字。” 这件事直接得到了国内舆论的积极回应。在社会层面,“香飘飘日本超市讽刺核废水”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阅读量达到了2亿。 香飘飘也选择正面接下这泼天的流量,不仅官博高调发文,称“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董事长亲自到机场为赴日回国员工接机,还在直播间播放《亮剑》等歌曲。流量很快转化为真金白银,在香飘飘抖音直播间,吃瓜群众们两天消费超过100万元,日本同款杯套在上架后不久便售罄。 在二级市场,香飘飘的股市直接涨停了。数据显示,截至5月6日收盘,香飘飘每股报价19.21元,创下了2023年7月以来的新高,总市值一天涨了7.19亿元至78.9亿元。 对于绝大部分90年以后出生的朋友们来说,关于香飘飘最鲜明的记忆莫过于那句“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的广告语。五一假期的这波流量更像是无序的潮水,把这个曾经的国民品牌冲到了观众面前。 今年4月份,香飘飘发布了2023年的年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5亿元,同比增长15.90%。对于香飘飘来说,这是难得的好消息,要知道,香飘飘在此之前已经连续三年营收下滑了。 跳出事件之外,历时性地复盘一下香飘飘的商业动向,或许更能理解香飘飘的商业故事。 01 营销的魔力 香飘飘的创始人蒋建琪出生于浙江湖州,早先做着棒棒冰等食品生意。一次,在杭州出差的蒋建琪发现街头台湾珍珠奶茶店门外正排着长队。于是,他开始琢磨怎么把奶茶做成一个产业。 做出奶茶战略有着极强的现实因素,蒋建琪曾经对21世纪经济报道回忆说,棒冰只能卖夏天,而热乎的奶茶则可以在秋冬季节卖的更好。 那是在台湾珍珠奶茶爆火的2004年。除了coco、街客(避风塘
      95评论
      举报
      泼天流量下的香飘飘
    • 伯虎财经V伯虎财经V
      ·05-08

      搏杀9.9,这次瑞幸也没扛住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陈平安 9块9的价格战,瑞幸有点想停战了。 继今年2月,瑞幸每周9.9元喝一杯活动只剩8款指定饮品适用后,伯虎财经发现目前瑞幸每周的9.9专区在增加了橙C冰茶和柚C冰茶的同时取消了生椰拿铁、丝绒拿铁等选项,可选饮品进一步缩小到了5款。 缩水的原因或许可以从财报中找到。今年一季度,瑞幸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在营收增长喜人的情况下却亏损6510万元,营业利润率来到了-1%。 电话会上,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瑾一表示,亏损一方面是受客观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和公司将市场占有率作为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有关。过去一个季度,瑞幸仍然保持了高度的开店节奏,季度净增门店高达2342家。 不只是瑞幸,另外一个主打高端的巨头星巴克的日子也不好过。根据星巴克发布的2024财年第二财季数据(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星巴克中国门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同时全球订单同比下滑6%、客单价下滑2%。 不过和瑞幸一样,开店仍然是星巴克这个财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根据财报,今年1-3月,星巴克中国新增门店118家,总门店规模达7093家。 当巨头们纷纷选择规模优先,或许也意味着,中国咖啡市场的战事已经进入白热化。 关于中国市场的咖啡生意,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曾提出一个看法:中国人均咖啡消费是12杯,日本是200杯,美国则是380杯,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咖啡生意仍有很大上升空间。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闯入,特别是以蜜雪冰城、茶百道等为首的茶饮品牌们。 01 瑞幸的平台期 关于九块九的咖啡能不能挣钱的问题,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给出了观点:关键在于是否能形成规模。 “在规模化运营之下,基本上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在5.5元,包括豆子、糖浆、牛奶等。按照日均400杯的杯量测算,房租的成本分摊约1.25元一杯。通过技术化的平台,库迪咖啡节约
      1,374评论
      举报
      搏杀9.9,这次瑞幸也没扛住
     
     
     
     

    热议股票